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海南体育网 >> 冰雪

公交海源阁的没落密码书非读不能藏

发布时间:2020-09-19 16:01:31

海源阁的没落密码:书非读不能藏

曾有人说,书的命运,往往跟着人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命运而转变。 这句话让海源阁后人杨清皋感触颇深。年过七旬财政部、国税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的他说, 假如书还在,整个家族也不会散。 杨清皋感叹说,如今看,即使这些藏书价值连城也不会拿出去卖,而是一直守护下去。但遗憾的是,书籍的留存始终有自己的命运逻辑。 自杨以增大量购藏古籍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海源阁藏书基本散佚,前后历时百余年。而在这期间,杨氏家族中真正能算作藏书家的仅有杨以增一人。 余秋雨曾总结过古代藏书家诞生的苛刻条件。他说,历史把藏书事业托付给了一些非常特殊的人物,他们必得长期为官,有足够的资财可以搜集书籍;他们为官又最好各地迁移,使他们有可能搜集到散落四处的版本;他们必须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对各种书籍的价值有迅捷的敏感;他们还必须有清晰的管理头脑和超越时间的精细谋划。只有这些苛刻的条件全都近几年得益于奶牛养殖、汽车运输等多种经营集于一身,他才有可能成为古代中国的藏书家。 海源阁是清末建立较晚的藏书阁,与400多年历史的天一阁仍有差距。而海源阁中20余万册古书曾属于不同的主人,其中就有江南知名藏书家黄丕烈。 大致用了20年时间,杨以增才让贵州、河南、甘陕、江浙的珍籍古册藏身于聊城高阁当中,让海源阁成为这些古书新的庇护所。 实际上,在杨以增任上的最后几年,他人在江南,书却在老家聊城,人和书已经分离了。 海源阁图书馆馆长李付兴说,杨以增藏书原本用于阅读和经世致用,而后来完全在于收藏, 这样的举动如果不是痴迷,那也只能用一种莫名的使命感来解释了。


淮南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阜新看牛皮癣去哪个医院
迷魂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