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
发布时间:2020-02-15 04:12:41
预测:2019地产人才市场的五大趋势
有人说,2018年是过去十年中最差的一年,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
不管是什么年,2018年终究是过去了。
木佑君回首18,18不堪回首。各大房企接连爆出,行业内基、中、高层人才可谓是人人自危。
那接下来的2019年会是怎样呢?且由木佑君带着大家猜一猜19年的新动向。
1
房企人才观全面回归理性
房地产是一个神奇的话题,全民热点,全民尴尬,全民买房,全民观望,预言家破产,政府频频出手。
理性对这个行业来说是一个早已经远去的字眼,地产人才市场早就告别了理性。
有句话说的好,看一个行业的发展就看这个行业的人才流速:是不是有大量的人才涌入,是不是有更高频率的交换,房地产的人才市场正印证了这个观点。
过去的十年间,抢夺人才已经变成了各大地产公司的战略任务,资本密集的行业里,人才的价值被充分最大化,人才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曾几何时(没记错应该是15,16年吧),某位在万科工作了6年的新动力一天内接到了20几通猎头。
给到的职位从经理、总监、副总到城市总;工作地点也是覆盖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从排名前10到名不见经传,是个地产公司都出的起高价。
葛大爷说的好,
21世纪什么最贵?答人才!
反观18年,从第三季度开始,地产市场岗位需求陡降20%,第四季度更是下降了50%,一片入冬的景象。
原来火急火燎的招聘经理摇身一变,变成了慢条斯理考核组成员。
从招聘到员工关系虽只一步之遥,但标签却从找人变成了裁人,受欢迎程度大大降低!
他们愁眉苦脸,比他们更愁眉苦脸的是被裁掉的员工。
一向被猎头围追堵截的各位大拿们,发现市场上没有拿得下的岗位了。
大部分头脑清醒的,不给社会添负担,放低姿态解决就业。
一部分脑子迷糊的索性在家清修,坐等高薪砸中,结果越等越没着落,估计他们索性就此退休了。
个别传奇人物挥泪创业,也是道不尽的辛酸苦辣,这种杀敌一千自损一千五的做法,虽值得敬佩,但不提倡。
2019将是地产人才市场理性下来的一年,不会再有人等地的说法,更不会有一拥而上,见人就挖的景象。
但人才会一如既往的重要,明星经理人依然会备受关注。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提到人才必须放在组织中才能发挥作用,而好的组织将是2019年的稀缺产品。
2
冷热分化严重
此刻,看官的脸上应该是一片愁云惨淡,那么我们就来说点高兴的。
房地产这个市场究竟肿么样呢?根据亿翰的数据,1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约14万亿,同比增长约4.7%,1000亿以上的房企达到了28家。
什么概念我就不多说了,如果你是个地产人,你应该感到庆幸,剩下的馒头不要扔,沾上鸡蛋液,撒上面包糠,炸至金黄,隔壁小孩都馋哭了。
不是我要给地产人打CALL,只是行业规模够大,流动的空间也就越大。需求虽然在一定意义上被抑制,但常规的人才需求依然强劲,且会出现冷热分化比较严重地现象。
冷热分化主要是指地区、公司和个人三个层面。
1、地区冷热明显。
我们看到18年三四线城市和偏远地区的市场率先变脸,曾几何时地产人去面试最怕听到储备二字,因为很有可能你就会被发配去一个你从未听说过的城市搞建设。
19年这种操作将会不再多见。核心二线城市应该会持续保持热度。人口基本面优,产业和交通有空间的三线也仍会有一线空间。
2、C位出道的公司需求依旧强劲。
喜欢赛车的朋友都了解直道加速越快,过弯的时候就越难控制。除了比车技,比的还是直道上对速度和距离的判断。
前车王舒马赫,擅长的就是过弯超车。18,19年明显是弯道中的弯道,众多公司各显其能,那些能够在2018年C位出道的公司和一向稳健的国企仍然具有非常强劲的增长实力。
19年也将是并购整合的黄金窗口期,所以他们用人需求不会下降,可能还会有一定增量。反之,可能是一片冰天雪地吧。
3、根正苗红依然有市场。
作为快速发展的行业,这些年地产的人才标准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看学历,有的看经历,甚至有的还看个人关系。
总之你只要有一技之长,你就有用武之地。因为发展太快,项目太多,太缺人。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新的要求和标准层出不穷。
比如45岁老了么?不是正值青年么?专升本难道能够代表我不够努力,不够优秀么?我5年跳4家很频繁么?当你有这些疑问的时候,如果没有点真正的本事,好公司离你越来越远了。
19年招聘经理们终于不会被当成置业顾问,每月领个人数就开始工作,他们开始拿出资深HR的态度,行为面试法、情景模拟面试、STAR面试,候选人朋友们要开始接受真正的挑战了。
而根正苗红,有着漂亮学历、大公司经历,相对稳定,专业能力熟练的朋友们,依然会倍受HR追捧,选择的空间不会因为市场遇冷而受限。
3
不会出现哪一类职能大热
记得16年最热的岗位是投资类,而18年最惨淡的就应该是投资类岗位吧?30年河东嘛。
有朋友说19年最热的可能是融资或者营销,但我并不认同。
融资目前虽是各大公司的第一要务,但是融资的手段和渠道并没有过多创新空间,融资类人才更多的也是靠着口碑和圈层开展工作,做生不如做熟,靠调整和增加融资团队解决融资问题不是有效路径。
而营销在当下政策和市场下,的确是压力最大的人群之一,业绩不好被汰换的概率也会增大。但这个背景下一旦做的好跳槽意愿会极度下降,所以换将也只能是被淘汰的人之间互换,意义和价值不大。而且业绩不好就让营销背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时代基本已经过去了。
所以说即使融资和营销在当下看起来是各大公司最重要的任务,但是这类人才也不会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
在讲冷热分化的时候说到企业开始分化,每家的侧重和需求各不相同,有人喜欢在过弯的时候拉起手刹漂移,也有人喜欢减速通过。这也注定了人才需求不会向价值链的哪一端偏移的过多。
所以,19年将不会有哪类大热的职能岗位出现。顺便补充一句,地产公司多元化的非主营业务职能都将遇冷。至于为什么,就不展开说了。
4
跳槽≠加薪
曾几何时,跳槽和加薪成为了强相关的两个词。
你的同事离职了,你最关心不是失去了一个战友,而最想打听的是他去了哪里,薪酬涨了多少。广大地产从业者一度为了升职加薪,向着跳槽“冲鸭”!
跳槽等于加薪在19年这将成为非常态。
房地产企业对管理费用的控制将成为节流中重要的一环,业绩增长比例必须与管理费用增长的比例关联已经成为地产人力管理的新趋势。
对于增长受限,用人上企业也有新的思考,尤其是固定比例的不断下调与激励比例的大幅增长,想单纯通过固定部分就锁定一个大Offer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
回顾去年一些失业的朋友,期望值高的几个多还在无业漂泊。
归根到底薪酬上涨还是跟个人能力有关,跳槽不解决根本问题。
5
地产猎头重新洗牌
几天没有接到猎头就会产生焦虑的地产人,对猎头的看法可谓是爱恨交加。
当你顺风顺水时,每每接到猎头你都有一种被二手房中介骚扰的感觉;
但当你日子不顺,快混不下去的时候,又会每天巴巴的跑去猎聘刷简历,盼望着某一刻一个身着黑色西装貌似中介,但神似伯乐一般的人热情的向你推荐职位。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地产猎头的数量超过了施工单位,超过了设计单位,甚至有赶超装修队的趋势。
一夜之间里多出了很多Tom, Andy和Emma
他们把全国地产人从东挖到西,从经理提升到总裁,成了地产人地地道道的贵人!
然而需求悄然发生着变化,地产公司对雇主品牌的诉求愈发强烈,战略供应商要求数量控制,内推比例也要求提升,加之19年不光房地产企业会有盘整,地产下游的业务都会有较大规模的整合。
猎头公司作为依附于地产的下游行业,终究也会迎来一轮整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会看到,Emma依然孜孜不倦的为您推荐着职位,不同的是,名片已从XX公司总经理,悄然变成XX公司的顾问。
2019年终于到来了,春节还在后面,奋斗了一整年的你此刻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守望着己亥年呢?
我希望你是从容的、不焦虑的,因为作为一个地产人,有朝一日你可以当着自己的孩子吹牛——这个建筑是你爸爸(妈妈)的作品。
或者你也可以说——我可是挖过这个项目总经理的人!
此文,谨献给2018年奔忙的地产人,
祝各位2019年顺利!
湛江中医男科医院小儿便秘怎么调理
厦门治疗癫痫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