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安全2016年度互联网安全报告六大看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0-06-04 01:31:20
腾讯安全《2016年度互联安全报告》六大看点
近日,腾讯安全基于海量大数据,发布了《2016年度互联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趋势、地域、人群等维度全方位揭秘了木马病毒、垃圾短信、骚扰诈骗等安全威胁,盘点了2016年十大木马病毒和十大电信络诈骗,并分析指出2017年络安全趋势。那么,这份 2016年度最重磅的互联安全报告,有哪些看点值得关注?
看点一: 木马病毒数量持续攀升创新高
互联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同时让病毒、木马、络诈骗等风险不断增加。2016年木马病毒数量继续攀升,染毒用户更是达到5亿,创下历年新高。这些病毒一旦侵入和电脑,可能会自动捆绑下载相关应用影响使用体验,窃取友社交账号、游戏账号等个人信息,甚至导向支付,瞄准用户钱包。而从染毒用户的构成来看,青少年群体最易遭遇电脑中毒,男性用户比女性用户的占比更高。
(图:2016年病毒感染用户达5亿)
看点二:诈骗短信超1亿,非法贷款占比最大
经常被垃圾广告、诈骗短信轰炸?头疼的不止你一人。2016年,腾讯管家用户举报的垃圾短信总量高达10.7亿次,而且呈现逐月递增的趋势。虽然这些垃圾短信中有8成以上都是广告,但危害最大的诈骗短信也不容小觑,它们借势非法贷款、购、热门节目中奖、快递、冒充房东转账等五花八门的套路进行传播,给用户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尤其是在当前金融行业资金紧张、互联金融泛滥的现状下,诈骗短信中非法贷款类非常广泛,以17.53%的占比位列第一。
(图:2016年诈骗短信类型占比)
看点三:骚扰标记数量下降,诈骗依然是巨头
过去一年,电信络诈骗一直社会舆论焦点,几乎达到人人自危的程度。从2016年全年来看,诈骗的形势的确不容乐观。《报告》显示,虽然2016年腾讯管家用户标记的骚扰达5.96亿次,同比下降44.77%,但诈骗依然是最大的巨头,占到了将近四分之一。
而且随着个人信息泄露愈加严重,电信络诈骗呈现精准化趋势。无论是准大学生徐玉玉被骗离世,还是深圳独居老人因接公检法人员被骗1156万的案件,均是因为骗子准确地说出了受害人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信息,最大程度地取信受害人,才能够指使其操作ATM机转账或开通银行卡转账。
(图:腾讯管家用户标记类型中,诈骗高达24.39%)
看点四: 2016年十大热门病毒盘点
很多用户不明白,为什么电脑正在用突然死机了,游戏账号密码并没有透露给别人,为什么被盗了?这可能木马病毒从中作祟。2016年,电脑端涌现了黑暗幽灵木马、苏克拉木马、暗云Ⅱ Bootkit木马、Peyta敲诈木马、萝莉蠕虫五大典型的木马病毒,它们通包过不安全络、热门游戏、盗版操作系统等方式进行传播,它们入侵用户电脑,窃取隐私信息,进行敲诈勒索等恶意行为。
与此同时,端在2016年也出现了五大病毒:粗口木马、Android锁屏勒索、开学通知书、实名认证、刷单助手。它们均通过短信这样巨大的资金缺口怎样补上?中央财政没有这方面的投入、恶意址的形式传播,用户一旦点击短信中的链接,下载木马病毒,将导致中毒,甚至造成钱财损失。
看点五: 2016年十大电信络诈骗解析
从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被骗离世,到清华老师被冒充公检法不法分子骗走1760万,从著名演员黄晓明收到来自孩子学校的诈骗短信惹来友热议,到ETC卡隔空被离奇盗刷腾讯安全盘点了2016年十大电信络诈骗案例,分析这些案例可以发现,如今的电信络诈骗呈现出如下特征:首先,诈骗分子充分结合当前时事热点设计骗术,能够让受害人更轻易地上套;同时,社会工程学原理的熟练运用也让受害人难以辨别真伪;而这些案件的根源都是用户信息泄露,导致了精准诈骗的发生。
看点六:2017年络安全五大趋势,打击个人信息泄露犯罪成重点
2016年,互联安全形势错综复杂,PC端流氓软件、木马病毒和钓鱼址猖狂,端病毒和诈骗短信善于借势传播,信息泄露让电信络诈骗越来越精准。2017年,追热点的诈骗形式将更多;打击个人信息泄露犯罪将成为重点;此外,得益于腾讯开放的安全能力和大数据资源,过去一年警方破获了多个大案,2017年大数据技术将在警方打击络犯罪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注ITBear科技资讯公众号(itbear365 ),每天推送你感兴趣的科技内容。
特别提醒:本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及连带。如若本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静脉曲张怎么办云香精泡脚放多少
威海白癜风医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