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海南体育网 >> 德甲

楼市惊现4大事件释放3大信号

发布时间:2019-07-05 17:40:02

楼市惊现4大事件,释放3大信号!

近期,中国楼市有四大事件最为引人瞩目。

第1件事:房贷利率进入九折时代

九折!这是春节后北京各银行全面调整后的首套房利率,8.5折无处寻。随后,天津、青岛、广州、重庆等20个城市纷纷向北京看齐。

北京、上海、深圳,房价最高的3座城市,其房贷利率在这个初春集体率先告别八五折迈入九折时代。

换了新市长的首都,在房价调控上充当急先锋,甚至打破了18年的常规,从本月开始执行二套房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5年,30年期限从此成历史。

限贷限购后继续加码。虽然将30年调为25年,对能购买2套房的北京居民来说,基本是隔靴搔痒,但期间不断释放的信号却不可忽视:为了控房价,延续18年的规定都能打破,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房贷利率为什么上调?杠杆牛的危机?

在加息周期下,高杠杆和利率敏感性部门将受到较大冲击,比如债市、房地产、房地产链上的周期性行业、航空等。对于本轮牛市而言,利率的回升对楼市的冲击将比以往更加显著。

从2013年开始大陆居民买房的杠杆比例明显上升,并且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加速上升,目前的杠杆比例已经接近50%的历史高点,楼市销售的火爆完全是由于加杠杆导致的。

另一方面,人口结构也意味着杠杆牛市难以为继。从人口结构来看,年轻人的加杠杆能力是最强的,当人口结构趋向于老龄化时,加杠杆的能力将会下滑,也就无法继续支撑房地产的销售和房价了。而中国目前已经过了抚养比的拐点,人口结构将逐渐恶化,2016年的加杠杆游戏难以持续下去。

第2件事:私募基金禁投16城市房产项目

2月1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文件,禁止私募基金投资房价上涨较快的的城市的普通住宅项目,北京、上海。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而在一线楼市,现在是没有投资,就没有买卖;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不仅要限制需求端,供给端也要卡住,遂成一线城市楼市的“冻结”状态。

第3件事:“房地产税要来了”风传。

2月12日前后,一则《房地产税快来了!2017年房价终于要跌了?》在网络流传。

然而,有点遗憾,其实,这不过是又一个不知从哪家媒体开始掀起的标题党的恶作剧。

事件的源头,是1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意见称:“支持各地区在房地产税等方面的探索”

仅仅是中央对地方探索的表态支持,有人便煞有介事地惊呼:“房地产税快来了!”

按照中国改革的经验:地方先试点,中央再立法,中央开年即为地方探索打了强心剂,房地产税的推出固然可能加快。不过,今年本届人大任期将结束,房地产税的诸多争议尚未共识,今年立法通过房地产税得可能性就显得很低了。

立法通过房地产税的事儿,估计得抛给下一届人大了。请加油!

“房地产税快来了”的说法之所以在坊间流传,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在严格调控的阴云下,市场和房企对政策加码的担忧。

第4件事:“房贷利息抵税”引热议

点燃这把火的是《人民日报》。

2月13日,《人民日报》的一篇《财税改革,今年有啥大动作?》报道种,援引专家观点称,“下一步,可适当增加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比如首套房贷利息等支出,以此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税负。”

无确定时间表,无具体步骤。但是,“首套房贷利息抵扣个税”的消息却蹿升为热点,尤其对年轻房奴来说,无异是天上掉馅饼。

有人为他们算了笔账:

如果向银行贷款为200万元,30年,以等额本息方式还款,按照目前贷款基准利率计算,月均还款10614.53万元,其中约5060元是利息。

假设购房者税前月收入为1.5万元,按照个税政策(未扣除三险一金),应纳税1870元。

如果“首套房贷利息抵扣个税”政策落地,贷款利息支出(5060元)可以作为税前抵扣项,那么个人所得税的收入部分则为9940元(15000-5060),那么只要应该纳税733元,比之前少了1137元。这样一来,一年足足省了13644元。

这个礼包,乍看起来有点大。不过至少面临3个问题:

1. 买房人占大便宜了,没买房的肯定会闹意见。

2. 现在大城市限购限贷,“房贷利息抵税”则会刺激买房,政策显然左右互博,到时候政策怎么协调?

3.这个假设其实有点勉强,不具备普遍参考性。税前月收入为1.5万元的人能贷到200万元吗?

我们不排除将来会推出“房贷利息抵税”,但在目前环境下,仅停留在专家的设想中。

就像《人民日报》所说的那样,也只是援引专家观点,仅此而已。

此外,别忘了,“房贷利息抵税”的出发点,是为了降低中低收入群体负担。中低收入群体很难在北上深买房,国家现在也不鼓励,相反,三四线城市的房子库存很多,那才是政府扶持和国家鼓励的重点。假如“房贷利息抵税”最近3年落地,那么第1站很可能在三、四线城市。

一年之计在于春。

回过头来,看开年中国楼市发生的这4件怪事:

1. 上升的房贷利率

2. 私募基金禁投16个城市地产

3.“房地产税”传闻

4.“房贷利息抵税”

两条新规(“上调房贷利率”与“私募基金禁投地产”)都与限购城市相关,与去年国庆以来的收紧措施一脉相承。

而《房地产税快来了!2017年房价终于要跌了?》的噱头新闻,则显示出在当下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博弈中,气氛紧张,结局悬念,是否出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人遐想。

总之,林林总总,拼凑而成的,是一幅“有形之手持续加码,高位房价动弹不得”的画面。

不过,敏感的人会发现,这并不是完整的故事。

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楼市,除了要求“抑制房地产泡沫”外,还有那么一句:“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

其实这是双线:一条是要稳住一线房价;另一条是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也是今年的重点。

共有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云南特色植物灯盏花有哪些
云南特色植物灯盏花都有什么
云南特色植物灯盏花有什么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