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海南体育网 >> 法甲

没房没车不要紧凭公积金可以申请消费贷款

发布时间:2020-06-12 11:54:07

没房没车不要紧 凭公积金可以申请消费贷款

消费金融大爆发,成银行最具潜力新蓝海

临近年底,买房、购车、装修、置办年货、旅游等越来越多的消费需求,让很多市民捉襟见肘,此时不妨考虑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去年以来,企业贷款增长疲弱,经济下行期的“口红效应”,使得个人消费贷款,尤其是个人络消费贷款,成为各方角逐的焦点,不仅有电商平台、P2P平台先后推出产品,传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也找到了新的业务热点,纷纷推出特色消费贷款,凭公积金缴费记录、工资代发记录、社保卡等即可申请个人消费贷款,可用于装修、购车、旅游等消费,部分银行更是推出互联贷款产品,省去了“抵押物”、“信用资质”等麻烦的审批手续,让更多消费者受益。

风口

潜力巨大 消费金融是一种蓝海

2015年11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要支持互联金融创新发展,强化普惠金融服务,支持发展消费信贷。虽然消费金融在稳增长中被寄予厚望,但是国内消费金融业务略有滞后。央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消费信贷在全国银行业的信贷规模中只占15%,除却住房按揭贷款后的消费金融仅占3%,而国外成熟市场消费信贷占比一般在30%左右。

央行公布数据也显示,2012年中国消费性贷款规模达115万亿元人民币,2013年142万亿元,2014年171万亿元,消费贷款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消费金融是一种蓝海,也是实现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因素,其虽然表面为消费,但实则为增加了消费金融产品的供给。在美国,消费占GDP的80%,而这一占比在中国仅约为50%,可见其上升潜力巨大。”

消费型金融应该是中国金融未来最大的一个风口。艾瑞咨询预估,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将维持19.5%的复合增长率,预计2019年将达到37.4万亿。有业内人士预测

,随着未来监管放开征信授权、开卡、接受跨行结算卡、打通第三方机构结算账户等,银行将衍生出更多创新获客模式,零售信贷产品将实现全市场无障碍、全渠道推广,消费市场将非常广阔。

抢食

三足鼎立 多方掘金消费信贷

国家最高层面释放出了巨大的积极信号与政策红利,巨大的盈利空间和发展前景,使消费金融成为众多资本竞相追逐的对象,腾讯、阿里巴巴等巨头高调进入。电商平台在信贷消费方面推出类似的信用贷款产品,分流了部分原本属于银行的客户群体,“京东白条”、“花呗”、“微粒贷”、“任性付”等各类消费产品层出不穷。据公开数据,蚂蚁“花呗”上线20天用户数即突破1000万;京东“白条”2015年6月交易额同比增6倍。

在商业银行和电商巨头争夺正酣之际,消费金融公司也大举进入消费信贷市场。2015年11月20日,第11家获批的“中邮消费金融公司”在广州正式揭牌成立,去年以来已经成立了5家消费金融公司。而首批4家消费金融试点公司之一的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则将业务重点锁定个人消费领域的分期或信用贷款。

目前,消费信贷市场银行、电商和消费金融公司“三足鼎立”,一些P2P公司也在借不同的金融产品分羹消费信贷资源。例如拍拍贷的“购达人标”,为有信用的购用户提供专属的小额信贷。人人贷的“工薪贷”是专门为工薪族打造的小额信贷产品。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和电商、互联平台的消费信贷相比,银行更注重风险防控,对客户的授信门槛可能会高于互联、P2P等公司对于每个营销人或者致力于营销事业的人都应该形成以下观念,但非银行系的消费金融低门槛,往往也意味着借贷利率相对较高。电商等机构则认为,自己胜算的把握在于大数据及更好的客户体验。

无论如何,市场的一致看法是,2016年将是消费金融爆发元年。“现在消费的市场很大,消费金融就像站在了风口上,市场跟着做大。”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5年,互联消费金融规模将比肩信用卡。”

探因

抢占市场 新的优质盈利来源

个人消费贷款是银行的传统业务,但一直以来并未受到太多重视。为何如今银行频频推出新品,开始青睐个人消费贷款?

业内人士表示,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持续乏力,贷款需求仍显不足。同时,企业贷款依然是不良贷款的重要来源。伴随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在大中型企业贷款对银行利润贡献有所下降的同时,小企业贷款、个人贷款业务对银行利润总额的贡献将逐步提高,推动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快速发展是当前环境下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伴随多次降息降准,目前资金面宽松的预期渐浓,再加上实体经济依旧存在下行的压力,因此也让不少银行信贷出现了找不到优质客户的情况。银行方面纷纷调整战略,将目光转向个人按揭贷款以及优质客户的个人信用贷款。消费金融具有抗周期能力强、轻资本效用强等特点,正符合银行经营转型的内在要求。主要面向工薪阶层推出的个人消费贷款安全性更高,正是银行寻找的更安全优质的盈利来源。

另外,个人消费贷款的推动能一定程度上增加派生存款。“因为如果成功办理了消费贷款,以后很多相关业务就会留在同一家银行了,这也是抢占市场的有效手段。”某股份行信贷经理说。

在各种压力影响下,个人消费贷款成为各家银行奋力角逐的市场。正基于此,工行董事长姜建清此前将消费金融称为银行业最具潜力、最富开发价值的“新蓝海”。

秒审通过 触贷款实时到账

目前多家银行在竞相开发“消费贷”新产品,新模式。最为明显的就是银行在互联金融领域下大工夫,其审批速度与利率优惠与其他贷平台有得一拼。

去年7月29日成交率86.78%,广发银行正式发布“E秒贷”,面对所有个人客户提供线上审批贷款业务,最快3秒就能知道贷款预批额度。了解到,办理招行“闪电贷”的个人客户,同样无须提交任何纸质贷款申请资料,只要客户符合申请资格,通过招行银行即可申请贷款,系统自动审批,60秒就能完成审批放款,贷款实时到账。

实际上,近两年,银行的个人信贷产品纷纷“触”,这些产品在设计理念上充分考虑了互联时代的消费融资需求,客户可通过银、银行、直销银行等多渠道申请贷款,从申请到发放全程线上办理,简易快捷。招商银行也引入了这种“大数据”思路。该行一款名为“闪电贷”的产品,就是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风控应用的移动互联产品,通过数据整合和应用,对零售客户进行精准定位,为客户提供线上的全自助贷款。

不过了解到,这种快速贷的产品,通常对于客户群体有要求。一般要求客户在贷款银行有相应的资产管理或资本证明,比如在贷款银行有房贷、金融资产或者银行的代发客户等。“传统的个人贷款需要多次往返银行、提交材料,还需等待漫长的审批和放款时间。络贷款产品为急需用钱的用户节省了大量时间与精力。”有股份制银行的工作人员介绍。

人群

瞄准中产 偏爱稳定工薪族

在诸多的个人消费贷产品中,围绕白领、工薪阶层打造的特色创新产品占比较重,银行针对这类人群开发出专属消费贷产品。

如工行的“逸贷”将目标群体锁定为代发工资客户。农行推出的小额保证消费贷款(简称“薪保贷”)产品,向符合条件的工薪客户发放。“随薪贷”让银行认可的优质单位在编正式员工,或有稳定薪资收入的一般单位优质员工。

在股份制银行中,光大银行也针对精英白领人士购物、装修、旅游、进修、医疗等多方面消费需求而定制出“白领易贷”。同时,广发银行也针对白领一族推出了“自信一贷”产品。中信银行就已面向“工薪族”和“房贷族”推出了无抵押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信金宝”,对于装修、购车、旅游等生活消费,最高贷款金额可达30万元,最快1天就放款。

“如今商业银行布局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看中的就是个人信贷对利润率的贡献增长。我们认为的优质客户包括公务员、教师、大型国企职工等,入职一年以上的正式职工等。”一零售信贷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说。

共有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廊坊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淮北治疗白斑的医院
血管堵塞心梗吃通心络可以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