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国务院印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影响点吗
发布时间:2022-04-15 07:53:27
医疗保健:国务院印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影响点评 201 - 类别: 机构: 研究员:
市公安局发布的官方消息称 [摘要]
近日国务院印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延续了2011年11月发布的《“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以及2012年7月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生物行业的发展目标,并从产业规划的角度提出201 -2015年,生物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至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比2010年翻一倍;我国生物产业将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值得关注的是,《规划》首次明确提出2020年生物产业将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规划》中的生物产业,涉及制药、医疗器械、农业、能源、信息、环保等多个产业,对医药行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制药与医疗器械两个方面。在制药方面,《规划》提出以“大力开展生物技术药物创制和产业化”、“推动化学药物品质全面提升”与“提高中药标准化发展水平”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的主要任务,强调了其支撑体系建设与产业化示范及配套政策等相关工作,并提出201 -2015年生物制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在医疗器械方面,《规划》突出强调了“推动高性能医学装备规模化发展”、“加速高附加值介入材料及制品产业化”与“大力发展新型体外诊断产品”三项工作,并提出了“高性能医学装备专业化行动”。总体来看,《规划》着力在于引导医药行业加强创新、提高质量、提升规模,这也是未来一个阶段医药行业的核心发展思路。
与欧美吸纳进国家总体规划的医药产业相比,中国的生物医药行业的大规模产业化仍有提升空间,这主要表现在技术和规模方面。在技术方面,国内医药行业产学研力量有限,产学研资对接不畅,产业环境有待优化。据统计,全球生物技术专利中,美欧日分别占59%、19%、17%,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仅占5%;截止2011年,国内已经批准上市的1 类25种 82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中,原创只有6类、9种、21个不同规格的产品,仿制则占90%以上。同时,国内年均 万项重大科技成果中,平均转化率仅20%,实现产业化率不足5%;全球生物医药市场约占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20%,而中国仅占约10%。在规模方面,目前国内医药工业百强集中度在40%左右,而日本1996年医药产业的前8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就已经达到了44%,德国医药产业的前8位企业1992年的市场集中度为29%;英国医药产业的前8位企业199 年的集中度为 5%;2000年美国医药产业销售前20名的公司占据美国药品市场份额的82%,其中前10名占据61%,这显示出国内医药行业产业化、规模化方面的差距甚至远超基础研究的差距。在“十二五”进程接近过半之际,《规划》的出台显然具有更强的指引性。
通读《规划》,我们认为以下方面值得关注:
1.加大创新支持力度,提升行业集中度将是行业未来的主旋律。在鼓励创新方面,《规划》以“形成支撑生物技术药物发展的先进产业技术体系,建立一批多功能、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技术药物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为目标,在支撑体系建设、产业化示范、政策配套等方面皆列出了相关措施和途径,其中“优化审批程序,强化生物技术药物监管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物技术药物纳入医疗保险产品目录相关政策”的相关配套政策将会对创新型企业影响巨大。在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的方面,《规划》指出将“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身特色与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结合近期的招标动向,我们认为在创新和规模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已经开始受益。
2.质量将成为行业优胜劣汰的核心因素。对于相对供过于求的通用名药物和原料药市场,《规划》指出将通过药品综合质量评价体系促进药品质量提升,通过药品质量提升引导行业良性发展,并推动制剂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我们曾在2012年11月29日发表《化学仿创药企业或迎来利好》,对于化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及仿创产品获得定价优势做出利好点评。
我们认为“十二五”期间,相关公司将会持续受益。
.通过标准化支撑体系促进中药行业发展。《规划》指出,将“建立健全中药材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的工艺标准、质量标准和操作规范,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中药材现代质量控制体系”,在质量标准提高,用药安全性有保证的基础上培育现代中药大品种。至于《规划》中提及的中药标准化配套政策,我们认为短期内出台的几率不大,我们将在今后密切跟踪。
经常拉肚子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