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滑联国家速滑馆规划扎实建设进展超出预
发布时间:2019-07-28 15:30:44
国际滑联:国家速滑馆规划扎实 建设进展超出预想
国际滑冰联盟(以下简称:国际滑联)副主席创?埃斯普利(Tron Espeli)等国际滑联技术代表2018年10月26日至27日再次来京考察国家速滑馆建设进展。北京冬奥组委及国家速滑馆业主和设计单位有关人员与国际滑联官员一道实地考察国家速滑馆施工现场,并召开考察反馈会议。
埃斯普利是国际滑联负责速度滑冰的副主席,兼任技术代表,他今年5月来京考察时,国家速滑馆还是个“大坑”。6月,场馆地下结构完工,达到“正负零”出地面。如今国家速滑馆正在进行钢环梁和索结构施工,这一步骤被大家接地气地称为“编织天幕”。目前,地面建筑主体已初步显现。
10月26日上午,埃斯普利和国际滑联技术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齐堡科及加拿大制冰专家马克?梅瑟进入国家速滑馆地上和地下各功能区进行实地考察。
已经是第三次来到国家速滑馆工地的埃斯普利说,很高兴看到所有工作都在非常好的轨道上进行。
“来之前我就知道,与5月份相比,场馆建设肯定有很大、很惊人的进展,但现场看到的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想。每项工作都有很细致的规划,都将提前完成,我们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速度滑冰的场馆很有信心。” 埃斯普利说。
国际滑联技术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齐堡科是新任命的技术代表,第一次来到国家速滑馆考察,对场馆设计赞不绝口,对施工进度也很满意。
“场馆规划非常扎实,空间充足,可以满足运动员、官员、媒体等各个群体的需求,肯定不会出现拥挤的情况。”齐堡科说。
现场考察结束后,国际滑联技术代表与北京冬奥组委、场馆业主和设计单位相关负责人召开场馆考察反馈会议,就场馆关键功能区、各类人员流线、计时计分设施、转播机位、照明和音响系统及赛后场馆遗产计划等议题进行充分讨论。双方还特别对制冰系统进行了专题研讨。
埃斯普利表示,今年5月考察期间,曾与北京冬奥组委、场馆业主和设计单位相关负责人就优化国家速滑馆设计方案进行深入探讨,很高兴看到短短几个月内,中方已经在许多地方做出相应调整,他很赞赏这种敬业和专业的态度。
“这次的讨论也非常有建设性,我对双方的合作非常满意。” 埃斯普利说。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场馆建设处副处长桂琳表示,国际滑联技术代表关注的问题非常细,比如制冰系统的构造,赛时冰怎么冻,管道埋到哪为止,甚至浇冰车进出的位置等等,“一厘米一厘米地在抠这些技术细节。”
“业主、设计单位和我们自己都在技术细节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基本上他们的问题都能得到比较深入的讨论。” 桂琳说。
考察期间,加拿大制冰师马克?梅瑟正式签署相关聘用合同。梅瑟曾为多届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制冰,平昌2018年冬奥会上,梅瑟参与制冰的速度滑冰场馆见证了多项新世界纪录的诞生。埃斯普利对北京冬奥组委聘用梅瑟表示欣慰,认为其有望再次打造一块“平原上最快的冰”。
国家速滑馆外立面将由3360块超白玻璃拼接出外观自由流畅的椭圆形曲面,玻璃表面通过彩釉印刷营造出轻盈飘逸的丝带效果,因此有“冰丝带”的美称。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两个新建场馆之一,“冰丝带”建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侧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射箭和曲棍球临时场馆遗产用地上,建成后将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并与不远处的“鸟巢”和“水立方”一起构成奥林匹克地标群。
通过对冰面的分区控制,“冰丝带”可满足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等项目的比赛需求。北京2022年冬奥会后,国家速滑馆将成为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五位一体的多功能冰雪中心。
据介绍,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国家速滑馆环桁架和索结构施工,明年6月完成玻璃幕墙及屋面施工,明年年底全部工程完工。
整肠生需要放在冰箱里吗
肠胃敏感怎么调理好
调理肠胃敏感的菜
宝宝不消化肚子疼怎么办宝宝感冒鼻塞流涕吃什么药
冠心病会不会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