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别人所做的
发布时间:2020-08-11 14:59:55
你对别人所做的,最后都会回到你身上。
你想得到什么。
就要先把这个给别人。
比如。想发财。
就要先把钱财给别人,这是布施。
想长寿。就要先把生命给别人。
这是放生。
想开智慧。就要先把智慧给别人。
这是法施。
总之。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么。
这些最后都会回到你身上。
这就是因果规律。
嫉妒别人,只能害了自己。
迁善录中记载:
宋国的大夫蒋瑗有十个孩子:一个驼背,一个跛子,一个肢体萎缩,一个双脚残废,一个疯癫,一个痴呆,一个聋子,一个瞎子,一个哑巴,一个死在中。
公明子皋问:你做了什么事,为何祸至于此?
蒋瑗说:我平生没有其他过恶,只是喜欢嫉妒。
谁胜过我,我就嫉恨他。
谁奉承我,我就喜欢他。
听到别人行善,我就怀疑他的用心。
听到别人造恶。我不经考察就盲目信任。见别人有所得。就感觉自己失去了什么;见别人有所失。就暗暗高兴。
好像自己有所得一样。
公明子皋听后,禁不住叹道:你这种存心,将会招致灭门之灾,恶报又岂止这些啊?
如今不少像蒋瑗一样,见不得别人好,看到人家拥有财富、受用、美名、地位,心里总是不平衡,老想着:这个人倒霉该多好啊!哪天他人财两空,被打回原形,那就大快人心了!
他们表面上笑眯眯的地,让人觉得和蔼可亲,但实际上心胸狭窄、口蜜腹剑,内心充满了恶毒之水。
如此恶意嫉妒别人,实际上是一种愚痴之举。其实你想过没有:你再怎么诅咒人家,也无法改变他福报的一丝一毫,反而只会让自己在起心动念间,大大损耗积之不易的福德。
说过:你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
的确,人一旦有了嫉妒心,真的像着了魔一样,很多事情都不会去考虑。
清朝雍正年间有个白泰官,是当时八大武术家之一。他成亲后因故离家多年,一直浪迹江湖。有一次在回乡途中,他恰巧遇到个小孩正对着一块大石头练功,掌到之处,火光四溅。
白泰官心想:我家乡竟有这样的小孩,现在武功就如此了得,长大后肯定超过我。在强烈嫉妒心的驱使下,他竟一掌把孩子打死了。
在断气之前,孩子只说了一句:我爹爹白泰官一定会找你报仇!白泰官一听,如五雷轰顶,方知杀的是自己儿子,但悔之晚矣。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 时候未到。
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阐述的就是佛教的因果规律。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有其内在规律,没有无因无果的事情。就像城市改造,先要有构想、规划、图纸、建设为因,才能有城市新面貌这个果。
同理,我们的人生也要遵循因果规律,要想获得快乐的果,就必须选择快乐的因;要想获得幸福、快乐的人生,就要选择幸福、快乐的轨道。生命如果是一场游戏,它需要高度的智慧,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白泰官
白泰官,常州白家桥人(常州东门政成桥原名白家桥),祖上白家是常州府的望族大家。妒火烧死自己的儿子:清朝雍正年间的白泰官,是当时有名的八大剑侠之一。白泰官看得出神,猛然想起这个小孩长大后,其艺肯定在自己之上。
- 上一页:首页装修案例正文书房求而不得
- 下一页:双十一乐视全生态销售额152亿元超级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