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建碳市场为减排而非投机新能源价格就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0-06-03 18:28:47
201 年是中国减排的重要一年,全国几个地区市场正式启动试点,光伏等新能源从去年跌至谷底后开始实现再平衡,针对今年碳交易与新能源领域出现的新动向,为此专访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
建立碳市场是为减排而不是投机
笔者:今年是中国碳交易元年,从各地碳交易试点来看,大多数企业仍在观望,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看好碳交易,你怎么看?
李俊峰:做碳市场首先要搞清楚碳交易的目的是什么。在我看来,目的有三,第一是必须促进节能减排,至- 战斗将加入两次反击少是降低的增速,而不是反向扩大和刺激排放;第二是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第三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能做到这三方面就是成功的。
但现在看来,大家对这一目的并不是非常清楚。我们不能埋怨企业观望,因为现在并没有一个好的顶层设计、制度法律的保障,比方说大家都免费拿到配额,并非真金白银买回来得排放指标,就不是那么珍惜。此外,没有总量控制,大家很难交易起来。我们必须严肃碳交易,包括总量的控制、配额的发放、交易的监督等都必须行之有效。
另一方面,必须解决碳市场所具有的极其特殊性的问题。交易,必须是一个商品,必须有一定的市场和规模。按照市场经济的逻辑,所有的市场我们都希望规模越做越大,但碳市场不是。碳市场建立的本身,首先是有利于减排,最终目标消灭碳排放,没有排放。欧盟的碳市场为什么萎靡不振?欧盟原来预计到2020年减排20%,初步核算,今年年底可以达到21.2%,超额完成指标,没有减排压力了,除非提出新的控制目标,否则这个市场就不存在了。
美国的二氧化硫交易市场从兴旺到衰败也是如此,二氧化硫基本上减完了,交易市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从减排角度讲,这是个好事情,但是对做碳交易的人来讲,是个坏事情。我们是做碳市场是为了推动减排,因此希望成本越来越低,交易量越来越少,最终大家都完成节能减排指标,不需要买卖,而这都不是投机者所看好的。所以,我们在进行碳市场机制的建立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
笔者:是否要加快建立全国性市场的节奏?
由高峰跌至谷底李俊峰:现在还是需要试点,在建立全国市场上,我不那么乐观。必须考虑一个现实,在市场经济高度成熟、有严格排放控制的欧洲,碳市场都不那么成功,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市场经济体系发育并不好,建立碳市场谈何容易?所以必须充分利用试点,大胆改革创新,也许我们能够探索出一条路子,我不希望盲目快速,把一些不成熟的经验或者风险性很大的经验在全国推开,甚至有人说和国际接轨,国际上碳市场也不成熟,我们怎么和它接轨?当然,进行交流合作是可以的,但是在我们的碳市场还是比较封闭的条件下,不能轻言接轨。
笔者:有一种观点认为,碳税比碳市场更适合中国的节能减排?
李俊峰:这二者不矛盾,很多人把它对立起来,认为搞碳税就不搞碳市场,搞碳市场就不搞碳税,甚至还有人片面理解为,碳市场是发改委主导,碳税是财政部主导,把部门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这都是不对的。实际上石油有石油消费税,照样有石油市场,也有石油期货交易所。
我们做碳市场是因为有不同的碳指标需求和不同减排成本,比如说,你减排一吨碳的成本是10块钱,我的成本是100块钱,我们之间有90块钱的差价,减排成本高,且有碳指标需求的人向减排成本低的人,且有富裕碳指标的人购买碳指标;而如果征收50块钱的碳税,那么你的成本是60元,我的成本是150元,我们仍旧有同一个差别,不妨碍两家进行碳交易。税本质上是调节不同资源分配关系,包括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通过征税,促使大家往排放少的行业去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碳税和碳市场的意义是一样的。
为什么先发展碳市场,虽然它的作用还有待观察,但和其他利益不冲突。而碳税则意味着要增加一个税种,尽管目前国家财政和税务部门表示我国税负总体水平不高,但企业和老百姓并不这样认为。增加一个税种,则意味着要取消或者降低几个税种的税率,保证总体的税收水平不变。更为重要的是,征了税拿来干什么,怎么花?总体看来,我们政府的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前列腺轻度增生怎么办
精神焦虑抑郁消化不良肠胃痛
月经颜色暗红怎么用药治疗
- 上一页:五分钟让你理解何为德国工业40新时代
- 下一页:沃尔玛门店销售比特币巧克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