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支付需戴紧箍咒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0-06-06 09:14:11
络支付需戴“紧箍咒”
原标题:络支付需戴紧箍咒(云中漫笔)
卢泽华
作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络支付不仅渗透到中国的大街小巷,也引起世界瞩目。纵观互联界、海内外智库以及民间舆论,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近年来,络支付野蛮生长,高歌猛进。中国互联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移动支付全面领会惩防体系建设的基本精神及中央、省、市、县党风廉政建设有关会议精神用户规模达5.02亿,4.63亿民下消费时使用进行支付。央行数据也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业务金额达157.55万亿元,非银行支付机构累计发生络支付金额达99.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0.65%。
一片繁荣景象,几乎淹没了络支付的若干瑕疵:支付过程中,用户身份尽管其中可能会有一些误会和委屈信息、银行卡信息、密码信息等泄露严重,因信息漏洞,今年二季度人均损失金额同比翻倍,高达17582元。恶意二维码横行,许多民众因条件反射式扫码不自觉中招,致使存款不翼而飞。各种木马链接、病毒程序,也让许多民损失严重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这些繁荣背后隐藏的小风险,同样蕴含着巨大隐患和危机。一方面,中国络安全形势堪忧,目前络安全专业从业人员只有3万,面临70万140万的巨大缺口,远远不足以应对如今严峻的络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作为金融业务的载体和手段之一,并没有让金融行业脱离其本身的风险属性,甚至增加了金融风险产生的可能。
如今,络支付风险呈现蔓延速度快、隐蔽性强、潜伏期长、外溢效应明显的特点,支付行业在敏感信息保护、客户资金安全、业务连续性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更有外媒提示,由于不收取任何费用,平台管理方必须不断将流入的资金投资到高回报的高风险领域。一旦投资失败,出现用户挤兑,银行系统将面临系统风险。
从历史来看,无论是互联还是金融行业,都孕育着高风险。
庆幸的是,国家有关部门也清醒认识到络支付所面临的风险,并开始进行有效管控。比如,央行日前发文称,自明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联平台处理。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今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目前已有支付宝、财付通等20余家机构完成介入。这将更加全面完整地对第三方支付业务进行监管,降低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
在决胜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位居首位,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防范金融风险意义巨大。对于络支付而言,形势越是一片大好,就越要保持理性清醒的头脑,越要防患于未然。因此,保护好络支付这片大好形势,不仅需要唱出热烈的赞歌,更要理性认识其中的风险,使之行稳致远,为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持续带来活力。
声明:本文仅为传递更多络信息,不代表ITBear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
小儿肠痉挛腹痛有什么原因白带量多质稠的原因
宝宝不消化胀气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