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同风险如何管控拳
发布时间:2020-04-28 05:46:35
企业合同风险如何管控
近一段时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迅速蔓延,国际国内建筑施工行业面临新的不确定因素,各种风险不断加大。作为中国最大水电施工企业的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以在建项目合...
在合同法上,广义的风险是指各种非正常的损失,它既包括可归责于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致使的损失,又包括不可归责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致使的损失;狭义的风险仅指因不可归责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带来的非正常损失。合同风险中很重要的一项是价格风险。了解常见的合同陷阱,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加强内部管理,是使减少和避免企业纠纷最有效的途径。
1、提高风险意识,查清企业合同风险
在全球经济复杂的背景下,集团高度关注本次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积极建立合同风险监控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风险动态,把施工项目风险管理工作摆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位置。对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认真分析,加强研究,分类指点,积极主动帮助子企业或项目部摆脱目前所面临的窘境。
为应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市场环境变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延续影响,团体专门成立企业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制定风险管控计划,明确各级管理,深入开展施工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全方位梳理存在的风险,详细分析风险的影响程度,提出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清算所有项目的结算情况,对重点项目、重要环节做出严密部署,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并及时跟踪、检查、督促,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风险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损失。
从业主的资金来源、业主有没有支付拖欠事实或资金断链迹象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全球流动性下降造成业主的支付能力下降,特别是依赖石油和大宗原材料收入为主的国家,甚至会出现业主破产致使项目取消的情况,这些都使得施工企业应收款催收和索赔难度的加大,造成应收款和资产损失。另外,房地产业陷入低迷,依赖房地产预期收入来支付项目款的业主和政府机构也可能发生支付困难。团体国际业务主要集中在不发达国家和次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的波及效应会一定程度影响这些国家的出口创汇能力和货币金融体系,完全或大部分以当地币结算的国际项目存在着当地币大幅贬值、项目盈利难以实现甚至业主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为此,集团公司对国际工程项目实行风险实时监控,定期对项目风险评估,制订风险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2、严格合同签订,防范合同源头风险
受金融危机影响,建筑产业环境产生较大变化。房地产、市政和水电工程等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进一步加重,施工企业产能相对过剩,竞争更加剧烈,合同价格愈来愈低,而对进度、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要求却愈来愈高,乃至越来越苛刻,造成合同风险承当上的严重不平衡。为此,施工企业必须通过开拓业务范围和内部挖潜增效等措施才能提升企业生存空间,只有重视合同管理才能有效的下降工程风险,保障企业合理利润。但是,越是市场竞争剧烈,越不能盲目拓展市场,越要争取签订公平合理、价格适合、责权利平衡的合同。国内工程尽量采取国家相干部门推广的行业示范合同文本,国外工程尽量采取FIDIC合同文本。
投标前认真调查建设单位的资信情况、财务状况和项目核准情况,对拟投标项目的风险进行充分分析,发包人是否存在经济恶化,可能无力延续支付工程款的偏向;是否存在信誉问题,先前是不是有故意拖欠工程款的现象,是不是有滥用权利,对承包人实施非合同约定的罚款或扣款等现象发生。加强投标前的合同风险评估和审查,包括请专业律师评价每一合同条款执行的法律后果,分析可能给承包人带来的风险,对有明显不合法规的歧视性条款或缺失公平的霸王合同条件的招标项目,应坚决放弃投标。争取掌握合同谈判有利时机,避免投资方成心隐瞒合同条件;同时规避政治环境、法律法规变化、通货膨胀、关税和汇率调剂等不可控的风险。
国外项目营销重点关注支付能力有保障、政治环境较好的双边合作项目、中国资金一揽子项目、中国政府优买优卖项目、国际金融机构投资项目、各国政府投资项目等。鉴于金融危机对亚非地区大多数国家的影响相对滞后,可能会延续延伸,因此,对近期投标项目,要求加强对合同支付条件和项目所在国经济状况变化的分析,以充分了解投标项目所存在的风险。及时掌握投标项目所在国货币汇率变化和通货膨胀情况,项目投标时要求适当增加外汇比例,最好是两种以上硬通货相互配置,例如美元份额和欧元份额相当。而对纯当地币结算项目,现阶段应慎重考虑,或者在合同谈判时建立与业主分摊汇率变化风险的机制。
坚决制止参与直接垫资、隐性垫资或借款等其它变相垫资项目的投标,坚决制止参与各种保证金采用超常规大额现金情势的项目投标。为确保本身利益,应积极提出业主支付保证条款或抵押条款,明确担保期限、范围等,如延迟支付工程款的违约、逾期支付计息等可置信威逼条款,或要求业主提供支付担保、设立抵押等可置信承诺条款。
进一步强化合同集中管理,规范合同审查标准,提高合同审查质量,突出合同管理重点
,加大对重大合同的审核力度。审查重点包括先前发现的问题是否落实,不利的、刻薄的、风险型条款是否已作修改,新增加的合同条款是不是会带来新的问题和风险,合同双方对合同的理解是否一致,合同中是否仍存在漏洞和不确定性,现知的风险是不是有相应对策等。尤其是在国际工程中,由于不同语言的翻译和不同国家的工程惯例,常常会对同一条款产生不同的理解,避免合同中的矛盾或二义性解释。切实发挥合同审核机制和备案机制的功能,对标的较大、工程复杂和合同条款刻薄的项目,组织专家研究,建立有利的施工合同环境。施工项目合同文件除组织内部评审外,还要报集团审核或备案:对合同金额在3亿元以上的施工项目必须报集团公司审核后才能签订,其它施工合同在签订后30日内报集团公司备案。集团采取合同结构分析方式审核,先将行业标准合同结构输入到合同评价软件中,报审单位根据输入要求将被审查内容逐一填报,即可根据二者对比发现不足,提出风险预警。
在本页浏览全文>>(共计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沈阳治疗宫颈炎方法乌鲁木齐知名牛皮癣医院
大同男科医院
- 上一页:p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p拳
- 下一页:珠海装修哪家好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