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发布李易峰霸屏计划5400块大屏庆生明星故事
发布时间:2020-07-20 18:22:21
阿里“出海”:首块“试验田”Lazada都发生了什么?
“到2036年,阿里巴巴要服务20亿消费者(即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创造1亿个就业机会,帮助1000万中小企业在阿里生态盈利,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这是阿里巴巴多次对外透露的“全球化目标”。“要达到这个数字,我们肯定要走到全球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东南亚市场成为阿里巴巴“走向全球”选择的第一站。2016年至2018年,阿里巴巴先后3次投资并控股了东南亚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Lazada,累计金额达40亿美元。Lazada于2012年3月推出,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6个国家中对接着约5.6亿的消费者,目前已经拥有40多万卖家、数千个品牌商和100多个物流合作伙伴。在张勇看来,过去,中国公司的“出海”模式主要是把产品卖到全球市场,或者到国外去做业务,但阿里对待海外市场的方式不是以采购或销售为导向的电商出海,而是希望在当地培育一个新的数字生态,阿里巴巴的角色是“赋能者”。这条路显然更难,但若能走通,意义也将大不相同。因此,Lazada这块“试验田”的成败备受关注。改造Lazada:并非只是简单复制淘宝和天猫3月27日是Lazada 7周岁的生日,3月26日晚8点,Lazada举办了一场名为“Super Party”的全球艺人演唱会,并在东南亚6个国家同时进行线上互动直播,表演者中有格莱美奖的获得者Dua Lipa和多位当地很受欢迎的明星。演唱会举行的同时会发放Lazada的促销优惠,将已经预热多日的Lazada 7周年大促推入最高潮。有没有觉得很耳熟?是的,这就是你熟悉的“猫晚”和双11的经典玩法。这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太平常不过,但对于东南亚的“电商新民”们,这一切很是新奇。实际上,阿里巴巴投资Lazada两年来,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用阿里巴巴的技术和生态改造赋能Lazada。“对于Lazada的各个业务来说,可以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需要重新发明轮子,就能复用这些巨大的技术红利。”Lazada CTO陈思淼表示,他带领着来自十几个国籍的Lazada的工程师和杭州的技术团队一起,用了6个月的时间,重写了Lazada。但改造赋能Lazada并非只是把淘宝和天猫复制过来那么简单,Lazada还需要打造适合自己体量和路况的“轮子”。比如阿里的智能客服机器人“阿里小蜜”来到Lazada以后,就需要学会用英语、泰语、印尼语、越南语4种语言解答来自6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咨询,并能够跨国查询订单和物流信息。Lazada 集团CEO 皮尔·彭龙 (《中国经济周刊》 孙冰 摄)“借助阿里巴巴在交易技术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能力,Lazada得以率先推出多项技术创新,包括图像搜索功能、顾客互动游戏、直播视频、客服机器人等。”Lazada集团CEO皮尔·彭龙(Pierre Poignant)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还表示,现在,Lazada已经从一个货架式的销售平台,变成了东南亚地区唯一集“看、买、玩”于一体的购物娱乐平台,拥有marketplace的平台模式、Lazmall的B2C模式以及LazGlobal的跨境电商等多种模式。战胜亚马逊等竞争对手的独特优势:支付和物流在Lazada 7周年前夕,皮尔·彭龙、Lazada总裁印井以及高管团队在新加坡接受了多国媒体的采访。“你们一直强调大数据的重要性,它究竟有什么用?每个用户打开Lazada APP看到的产品真的不一样吗?”一位来自越南的对此前Lazada团队的介绍不太理解;“现在在印尼,由于电商的发展,线下的店越来越少,你们觉得电商会打击甚至淘汰掉传统零售店吗?”印尼问道;“很多品牌商其实下的销售很好,你们怎么说服他们到上去开店?”这是菲律宾的疑问;一位泰国很想知道,对于越来越喜欢上购物的泰国消费者,Lazada打算如何更好地服务他们;来自马来西亚在采访中发现,很多马来西亚的年轻人有想法在Lazada开店去创业,但不知道如何去实现,因此,他很想知道:Lazada会不会给想要在Lazada开店的人提供培训;一位服务于国际传媒集团的新加坡则关心,看上东南亚这片电商蓝海的可不只是阿里巴巴,Lazada要靠什么战胜亚马逊等竞争对手;而来自中国的则大多笑而不语,因为这些问题,他们都问过,只不过在10年前或者5年前。印井的回答也确实完全在他们的“射程”范围内:大数据当然重要,这是了解用户的最好方式。Lazada上线了“生意参谋”功能,这里商家能够共享阿里的大数据能力,能够对每一个行为得到实时数据反馈:每件商品的浏览量、转化率……大数据也能帮助卖家和买家更精准地找到对方,就像淘宝APP可以做到“千人千面”,Lazada现在也能有了“Just For Me”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