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宅男也可以写诗吧
发布时间:2021-11-16 04:35:57
刚刚过去的周末,对上海不少文艺青年来说,是一个可以用台湾诗人余光中来冠名的周末。
短短48小时,两场两岸文学创作对话活动、多场电影放映以及一场“诗歌之夜”朗诵会在上海举行。刚刚度过85岁生日的余光中在夫人陪伴下,神采奕奕地亮相,堪称近年来与上海读者“最亲密的接触”。
“对我来说,余光中是第一次从中学课本里 走出来 ,除了《乡愁》,他还有那么多作品,人也很风趣,我们这些 小清新(文艺青年)在台下都很激动。”报名参加余光中上海行活动的复旦大学大四学生张一然对说。
连日来,台湾系列文学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展映活动在上海电影博物馆、上海影城、中华艺术宫举行。余光中向上海读者介绍台湾诗歌创作时幽默地说:“很多人在岛屿上写作,苏东坡在海南岛,而我在台湾岛……”
在“诗歌之夜”朗诵会上,电影纪录片、民谣吟唱以及诗人们的现场诵读交替呈现。高潮部分有人用德语朗诵了《乡愁》,而余光中则选择了自己的另一篇经典之作《红烛》。鹤发童颜的他念道:“三十五年前有一对红烛,曾经照耀年轻的洞房……”
最绕不开的还是“乡愁”话题,在与观众互动时,余光中坦言:“我年轻的时候,交通不方便,两岸阻隔,所以乡愁浓烈;现在交通发达了,我学生的家在台北,平时坐4个小时的车就能回家,他竟然也和我说 有乡愁 。”
余光中认为,对今天的年轻一代而言,“乡愁”不仅是地理区隔,更是心理牵挂。他说:“现在两岸通了, 思乡之情 变成了 还乡之盼 。”
经过静思积淀后的C罗在比赛中开始发挥起球队灵魂作用。比赛中 余光中还向上海读者回忆了自己的创作生涯,比如早年在重庆读书期间,他爱读古典小说,《儒林外史》《施公案》等被他称为“最初的古文老师”。
值得一提的是,幼年的余光中还有一段有关上海的美好记忆。当时,他在上海醒华小学念书,短短一个学期,他第一次接触到了英语,直到大学期间他主修英美文学专业,依然怀念那段儿时的上海学习经历。
不过,余光中也坦言,古汉语仍是自己诗歌创作的最重要基础。少年时期接触的“半文半白”小说,让他可以在格律诗和自由诗之间找到平衡。他还鼓励当代的大陆青年多动笔创作,笑言“现代宅男也可以写诗”。
在《他们在岛屿写作》电影展映活动中,讲述余光中经历的纪录片名叫《逍遥游》,片中呈现了余光中夫妇的归乡历程,并牵引出他的文学故事。尽管此番上海行的读者见面活动是“连轴转”,但老人始终精神矍铄。在场者感慨:这一回余老真是“逍遥游”。
(:李央)
宜宾有没有医院治疗白癜风合肥不孕不育医院
北京阴道炎治疗费用
- 上一页:余光中宅男也可以写诗覆盖
- 下一页:余光中少年故地举办朗读会有一种乡愁叫重庆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