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仿到领跑长虹华意路艰难逆袭的背后生存
发布时间:2020-05-02 07:49:21
2012年,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伊莱克斯向自己的压缩机供应商――长虹旗下华意提出了R1 4a超高效压缩机需求,要求COP(能效比)达到1.80,而当时全球冰压行业标杆恩布拉科的相应产品也只能做到COP1.76。
这个让业内人士都觉得太严苛、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要求,被天生不服输的华意人当成了一份战书!201 年6月26日,华意送出了 台样机到伊莱克斯在中国的全球实验中心,专家在测试样机之后表示,这是伊莱克斯收到的R1 4a样机中效率最高的一款,性能超过行业霸主恩布拉科!
这是华意与恩布拉科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之后,华意意气风发、屡次在多个领域挑战行业标杆恩布拉科。从完全模仿,到技术追随,再到同台竞技、部分超越,华意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过了国际知名压缩机企业50年才走完的路。艰难逆袭的背后,折射出民族品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之路。
模仿开始的艰难起步
作为上世纪90年代就进入压缩机制造行业的第一代工程技术人员,华意的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钱建明对行业发展非常熟悉。 当年,欧洲的阿斯贝拉,扎努西,丹佛斯,这些都是行业内如雷贯耳的名字。
现在,这些让钱建明等华意第一代工程师都念念不忘的品牌都相继被兼并、收购,有的甚至连名字都不复存在。 行业老大恩布拉科,目前在变频上还有优势,定频的优势已经只能体现在局部性能上,整体稳定性上还有点优势,但总体上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这样看来,今天的华意,与昨天的弱小相比,反差愈发明显。
那时候我们没有评价产品好坏的标准,样品拿回来只是测试下性能,然后就模仿别人来做。有模仿得不怎么到位的时候,也有误交学费的时候。 钱建明说,1999年,一家冰箱生产企业反映压缩机不制冷,华意只能在自身找原因,找不出来就只好去和谈。等过了几年、我们对压缩机、对冰箱有了透彻的了解后才知道,这家冰箱企业采用的是日本设计,而日本企业生产的发泡层虽然很薄、却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国内企业生产的同样厚度的发泡层,保温效果却达不到国外的水平,进而导致冰箱制冷不达标。
应该说这类问题早就不会发生了。随着我们在制冷技术上的崛起,拥有了国内一流的技术团队、一流的实验室,可以给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中间产品,即便是出现了匹配问题,我们也会用最快的速度去应对。 华意技术工艺部经理尹小兵说。
反应神速 才有资格领跑
尹小兵勾勒出了华意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模仿期、追随期、逆袭超越期。
从1996年成立起,一直到2007年前,华意采用的是美国泰康的生产技术,基本都是引进技术,处于模仿阶段;长虹入主华意后,解决了资金上瓶颈,2009年,新的生产线和产品平台投入使用,华意进行产品整合,进入到一个追随行业标杆的阶段。
华意真正的逆袭是在2011年。这一年,孵化多年的华意研发团队开始发力,华意开始有了自己的发明专利,自主研发的产品线和产品平台,逐渐显示出行业黑马的特质。
从模仿到接近、部分超越,华意人究竟靠什么实现华丽转身?
济南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快速心律失常表现
冬季皮肤干燥瘙痒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