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海南体育网 >> 中超

调控长效机制有望10月亮相房产税扩围是重放弃

发布时间:2020-03-29 13:03:10

非一线城市热衷办赛 大赛花落谁家背后动因是啥

三言二拍

本专题策划

广州全媒体 陈伟胜

■本专题撰文

广州全媒体 白志标

■本期特邀嘉宾

赛事管理专家 罗普磷

体育文化学者金汕

5月14日,雅培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联盟、中国田径协会、成都市人民政府、万达集团共同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宣布成都马拉松成为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联盟的候选赛事,这是中国唯一一个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继2021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22年世乒赛、2025世界运动会后,成都在体育赛事的版图上又前进了一步。事实上,这几年来诸如成都等非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办赛热情高涨,甚至有超越一线城市的迹象。对此,本期三言二拍特邀赛事管理专家罗普磷教授、体育文化学者金汕教授做一探讨。

办赛城市正悄然转移?

白志标:现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越来越多落户在非北上广这些城市,因为中国快速发展,使得众多城市地位提升了,如成都、重庆、郑州、武汉、西安等过去属于二线的城市都被认为已进入准一线行列。如今这些城市对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热情也最高,除了成都将会有众多国际比赛外,武汉有国际球公开赛、国际马拉松,今年还将举办有军体奥运会之称的世界军运会,可以说国内举办大型赛事的城市重心确实在发生转移。

罗普磷:这种转变是非常正常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大城市先承担举办大型赛事的任务,比如说这几年国际赛事举办频繁的俄罗斯,奥运会、田径世锦赛这些都是先由莫斯科办,包括去年的足球世界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两大中心城市的场次都多于其他城市,因为这两城市的设施更为完善,经济实力也强;然后才是出于发展目的支持其他城市办赛,如索契冬奥会,传说500亿美元的巨额投入更多用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方面。

金汕:我们出现非一线城市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成都、武汉等准一线城市这些年确实富裕了,政府可以负担这些赛事需要的费用;其次是一线城市对举办这些赛事已经“腻味”了,因为过去这些年北上广不是已经办过了这些赛事,就是觉得这些赛事级别不够,所以其他城市才有机会了。

非一线城市为何热衷办赛?

白志标:成都这些过去的二线城市现在升入准一线行列,他们需要保住这个位置的同时能继续上升,这就需要增加城市的综合能力,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现在国内城市的竞争非常激烈,城市人口的众寡决定着城市未来的走向,而大型体育赛事为城市在吸引人口、改善城市面貌等方面提供了便利,在办赛的过程中,城市的影响力迅速提升,而且筹办赛事时体育场馆、城市设施建设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让这些非一线城市快速提升竞争力,这也非一线城市热衷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根本原因。

罗普磷:大型体育赛事的功能本来就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民生功能、社会影响功能,对于急于改变地位的城市来说,成功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育赛事堪称“世界语言”,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可以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城市的发展新貌和城市精神。在这一点上武汉就非常有代表性,频繁举办国际国内重大赛事,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已紧追北上广,位居中国中部城市第一,不仅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让武汉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金汕:其实,除了政治地位不同外,现在国内的城市不管是准一线还是二线甚至经济发展非常好的三线城市,从城市建设来看,三四十年前的那种巨大差距已消失,要让一个城市再有质的提升就需要通过大事件来带动。不要说这些城市了,就是北京也要靠一些大事件实现飞跃,1990年的亚运会、2001年的大运会、2008年的奥运会,这些都对北京的国际影响力、城市建设、设施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才让北京有了现在国际大都市的样子,而现在成都、武汉等城市同样需要这样的大事件,那么争抢优质的大型体育赛事资源就是必然了。

一线城市需要什么赛事?

白志标:现在北上广中除了北京有2022年冬奥会来继续向全世界进行“营销”外,上海、广州与那些在体育领域跃跃欲试的其他城市相比,显得有些沉闷。在去年的国内城市人口变化图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人口流入都远高于其他城市,而且大型国际体育比赛也举办了不少,上海和广州现在似乎也就缺奥运会、足球世界杯这样的大赛了,貌似并不需要其他等级相对较低的比赛。

罗普磷:其实从赛事影响力来看,尽管存在差异,但并不是说一线城市不需要影响力相对小的比赛,因为一个城市借助体育赛事来不断进行城市品牌营销时,是一个可持续的系列性的赛事,而且要在这个赛事体系中打造出一个核心。这一点日本是很好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国际排球比赛在日本很火爆,虽然日本排球的成绩并不如我们,但他们懂得如何营销,因此国际排联也高度配合,大奖赛、世锦赛、世界杯,日本利用排球不断地向世界宣传着其不同城市的理念。

金汕:可能这与我们对待体育的态度有关,过去总觉得体育赛事是可有可无的,即便需要也更多是向世界展示我们并不是西方媒体说得那样,办比赛盖场馆也更多是当做一个城市景观,少有考虑能真正方便城市居民使用,更多是当做城市的政绩。这种观念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被逐渐改变,从上到下逐渐明白,举办比赛不但是政府形象工程,更是改变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城市增加综合竞争力的载体。从这一点来说,无论是一线还是准一线,以及二三线哪怕是四五线城市,体育赛事永远都是城市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一个抓手。

颈椎病怎样治疗

南宁男科医院咋样

廊坊十佳妇科医院

三亚治疗包皮过长费用
太原治疗不孕不育费用
钙片跟维生素D先吃哪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