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海南体育网 >> 综合

行业信托一号大案敲影子银行警钟

发布时间:2020-08-26 17:11:31

周一中午,比预计的最后期限提前一天,中诚宣布了对“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的最终处置方案:只向投资者兑付本金,第三年剩余部分7.2%利息不兑付;前两年利息已按照10%向投资者兑付。这意味着,中诚信托名义上完成了“刚性兑付”,但是未支付第三年剩余部分利息已在事实上构成违约。该项目之所以被视为2014年中国信托业的“头号重案,不仅因为它的资金规模高达30亿人民币,还因为涉事的中诚信托和中国(,)都是业内举足轻重的大佬。一旦信托业“刚性兑付”神话因此事被打破,无论是谁都会在中国当代金融史上留下不太光彩的一笔。

30亿规模只剩567万

来自上海的投资人陈先生,2011年在上海市工商银行某支行购买了这一产品,共计1000万元,先后拿到三次利息。据他回忆,前两次2011、2012年年底到账,收益率都是10%,最近一次是2014年1月8日到账,收益率降到3%。

这30亿的信托计划规模均由工行代销。据工行一位私人银行理财顾问称,全国范围内共有近700位个人投资者认购,门槛为300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中诚信托于2010年推出“2010年中诚·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该项目成立于2011年2月1日,存续期36个月,共30亿元,持有振富集团49%股权,实际控制人王氏父子(王于锁、王平彦)持有的另外51%股权及旗下五大煤矿、煤厂等资产均质押给中诚信托。截至2011年3月,两期信托共募集资金30.3亿元,主要用于对“山西振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股权投资,由振富能源公司将股权投资款用于煤矿收购价款、技改投入、洗煤厂建设、资源价款及受托人认可的其他支出。”但是,在2012年5月11日,振富集团副董事长王平彦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立案当天即被刑拘。

据说,这个项目为工行山西省分行向中诚信托鼎力推荐,信托产品的投资者基本对接工行的户。因此,在2012年5月首次曝出存在案涉非法集资后,外界一阵哗然后归静,谁也不相信这样背景的项目会真的违约。

然而2012年下半年,事态的发展更糟。王平彦因高10月24日利贷被当地公安局批捕后,而其所留下是数十亿元的高息债务。2014年1月15日,据该项目三年存续期满的大限1月31日仅剩不足半月,中诚信托向投资人发出了“期满之日存在损失本金的风险”的紧急公告。公告称,截至2013年12月31日,这一信托专户资金账上仅剩567万元。

信托、银行互推

据投资者陈先生回忆,这时他才知道这项目原本是工行的,中诚信托只是通道。此时的投资者已经向中诚信托、工商银行多次交涉,要求保证兑付。据说工行让他找中诚信托,中诚信托一直说在努力交涉,让他耐心等待。

中诚信托发布紧急公告的次日,也就是1月16日,中国工商银行对外公开否认了这个项目“工行负有较大”的说法。若从这一信托计划的文件看,工行只是代销行和资金托管行,无法证明这单业务是“通道业务”。所谓通道业务,是指资产和负债项目均由银行发起,经信托或等第三方的渠道过手,将银行资产转移到表外的业务。

一时间,气氛骤然紧张。

直至1月22日晚间,中诚信托发布临时报告,向投资人汇报最新进展情况,称形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些进展包括:该信托计划的另一资产,山西紫鑫矿业集团交城神宇煤矿于当日取得了换发的采矿许可证;临县白家峁村召开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全体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无条件配合并支持白家峁煤矿审批事宜。白家峁煤矿因价值巨大却迟迟未能确权,直接威胁到该信托产品的安全。

1月23日,山西省金融办否认了“山西省政府可能出面兜底50%”的传言,又一种“诚至金开1号”兑付的可能幻想破灭。

在日前举行的2014冬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工商银行董事长表态“我们不会刚性地向投资者提供补偿,我们并不负有那种刚性。”前主席也支持姜建清的表态,认为“信托产品和存款是不一样的,银行对存款才负有这样的。”尽管工行对此事一贯态度是只是托管和代销,不会承担投资损失,但事实上工行的压力依然非常大。1月17日工行A股尾盘下跌1.16%,报3.42元。为了解决“诚至金开1号”问题,工行董事促进新陈代谢长姜建清、副行长,以及中诚信托负责人,都曾经亲赴山西,与山西省级领导会谈。

最终,这场风波还是由中诚信托出面收尾。该机构1月27日发布“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临时报告(五)”,称中诚信托作为受托人以股权投资附加回购的方式运用信托资金对山西振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受托人已与意向投资者达成一致,即与接盘方达成共识。同时,中诚信托告知投资人可与客户经理取得联系,沸沸扬扬的中诚30亿矿产信托案得以收官。

“兑付惊魂”近期屡现

近期,多家信托公司深陷联盛债务漩涡,中诚信托诚至金开事件是其中金额最大的一笔。2013年12月,据媒体报道,山西联盛集团被曝光背负超过300亿元的金融债务,从截至9月底的数据来看,其对外融资总额为268.07亿元,信托借款余额为73亿元,涉及到的信托公司超过5家。2014年1月,新华信托的“上海录润置业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信托产品将到期,但项目所在的新江湾城地块至今仍是空地。该信托计划成立于2011年1月,通过发行四期产品共募集8.5亿元,预期年收益率为9.80%或12%。据媒体报道,所涉抵押地块共被正式查封1次,另有6次轮候查封,此外,担保人邹蕴玉疑卷入了多宗高利贷项目,并被传已“跑路”。不过,1月10日在产品到期的当晚,新华信托对外披露信息,称将如期清算分配。

不断曝出的信托产品兑付危机,不仅成为影响信托业未来的“定时炸弹”,也凸显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此类银行代售的信托类产品,实质上就是银行为了规避资本监管将信贷资产出售给信托公司,再由信托公司为拟融资企业发放贷款,其实就是影子银行活动。理论上《信托法》要求信托公司不需要履行信托计划损失的赔偿义务,道义上信托公司和银行该承担多大的仍然悬而未决。

金融研究所认为,尽职调查不尽心已经成为信托公司通病,刨去此次银行代售的信托产品不说,银行本身成立的表外理财产品以及表内同业业务非标投资,也没有完全比照自营贷款管理,尽职调查、风险审查和投后管理不到位,影子银行整个体系的项目瑕疵将会逐渐暴露。信托打破刚性兑付带来的直接冲击就是,银行透过代售信托产品来变相放贷的路径将受到严重影响,商业银行销售的信托产品面临销售困境;而更深层次的影响则是对于影子银行体系的颠覆。

鄂尔多斯白癜风医院
深圳白癜风治疗较好的医院
小儿内分泌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