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引领传送网标准研究权衡
发布时间:2021-05-31 08:54:21
近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ITU-T SG15(国际电信联盟第15研究组)全会上,中国移动联合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兴通讯、烽火科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交了多篇5G传送相关提案,积极推动5G传送标准的立项和研究。与会专家认为,传送支持5G络需求是非常重要的新课题,并在6月30日总结大会上正式通过了《支持IMT-2020/5G的传送(Transport network support of IMT-2020/5G)》(TRGS-TN5G)技术报告的立项及5G传送标准的研究计划。这标志着ITU-T在5G传送标准研究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也是中国企业为推动5G传送标准研究作出的重大贡献。
抹杀一片菲林。女星黄小戈在丁子峻陪同下 5G商用,传送先行。随着5G无线标准研究的深入,5G传送的标准研究工作也刻不容缓。目前ITU-T SG15尚未正式开展相关的标准工作,从本次会议提交的5G传送相关提案来看,启动新的 5G传送标准工作很有必要。中国企业凭借敏锐的前瞻眼光、雄厚的研发实力,在5G传送标准研究上处于引领地位。
本次 ITU-T SG15全会上,中国移动牵头提出了5G传送需求提案,业界首次系统性地给出了5G传送的基本需求。同时,中国移动牵头提交了5G传送架构需求分析、5G传送标准化目标分析,明确了5G传送架构及关键技术,为5G传送标准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外,中兴通讯提出了基于FlexE (Flexible Ethernet)的层络模型架构,将当前仅限于链路的FlexE技术扩展为FlexE Tunnel络技术,定义了FlexE通道层和FlexE段层,以及相应的交叉连接、保护和OAM。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在6月29日举办的2017年世界移动大会上,中兴通讯和烽火科技分别发布的5G传送产品Flexhaul系列和Fithaul系列,能够实现极低时延、络分片等新功能,表明业界对5G传送的技术架构已达成共识。中兴通讯的Flexhaul设备在演示测试中,故障倒换时间小于1ms,单节点转发时延小于500ns,并能实现多业务物理隔离,很好地满足了5G业务的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络分片等需求。
兰州治疗包皮过长多少钱济南男科哪家医院好西宁治疗阳痿多少钱德阳专治白癜风医院成都癫痫权威医院
西安治男科医院哪好
- 上一页:中国企业峰会在北京举行容易
- 下一页:中国企业慈善公益强名单在京发布力量